進博會的創新政策越來越多,這是進博會“越辦越好”的保障之一。在第三屆“進博會”參展期,進口特殊食品臨時許可證書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延長使用的時間從去年的3個月調整為6個月。類似這樣的創新,在今年的第三屆進博會上還可以看到不少。
從第一屆進博會至今,不少創新政策紛紛落地,為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讓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紐仕蘭牛奶2015年進入中國市場,由于搭上了進博會的高速列車,短短幾年間產品銷量猛增。讓企業得到如此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首屆進博會上,海關與其他監管部門創新制度與流程,讓新鮮牛奶僅用72小時就從新西蘭農場擺上中國消費者餐桌。首屆進博會之后,隨著創新政策逐步從試點轉為常態化運行,不僅讓紐仕蘭牛奶獲益,也覆蓋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
當政策變成了制度,展品也有機會成為商品。首屆進博會閉幕一個月后,集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于一體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開門迎客,許多進博會上的明星展品都在這里與普通消費者見面。在這里,貿易商不僅可以通過保稅交易降低資金占用率,還可以將貨物退回保稅倉,運到其它地方銷售。

如果說,在首屆進博會的時候,國外參展企業主要看重的是中國巨大市場帶來的成本紅利,那么隨著進博會“越辦越好”,參展企業將越來越關注展會所溢出的制度創新紅利,更加立足中國市場,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與性價比的產品。今年3月,資生堂把在中國的第三個研發基地落戶在上海的奉賢區東方美谷。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其將推出許多首次在海外亮相的子品牌。
與前兩屆進博會相比,今年的第三屆進博會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開展經貿活動的新模式,這對于今天的全球經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國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中國能夠為世界提供更加廣闊的服務貿易進口市場。進博會不僅將讓參展企業分享中國的發展紅利,也能讓他們充分享受到制度創新的紅利。